前线丨监管将全面取缔“二清”市场

来源:Roc

二清,一直以来都是监管部门重点“照顾”的对象。近期,互联网交易平台及线下收单平台的频繁暴雷,又将“二清”推向了风口浪尖。作为支付领域的一项重要整治内容,二清市场正经历大规模摸底,其监管目标,直指全面取缔。

网上有许多关于二清的概述,这里小编总结一条最为贴切的解答:二清是指没有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在持牌收单机构的支持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的一种模式,它与一清的区别在于结算中多出的一道无资质中转手序

自互联网专享整治启动以来,因涉嫌“二清”被约谈的机构和平台不在少数。其中可追溯且影响较大的支付机构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易宝支付等;平台则有美团、有赞、二维火、蘑菇街等。“长租公寓月付事件”、“拼多多赴美上市被质疑‘二清’问题”的事件还未结束。近期,一篇名为“微盟代收货款,恐涉嫌平台二清”文章在互联网再次掀起风波。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微盟事涉“大商户+二清”,采取“大商户”模式,即客户资金先划转至给某一个人或某一家公司,再由这家公司或个人结算给该平台二级商户,均属于违规行为。

微盟其本身并不持有支付牌照,但却在为很多商户进行收款服务。消费者在微盟商家的店铺购物,使用微信支付,收款方是微盟,微盟收款后再将资金结算给商户。不仅仅如此,商家的货款还存在收款到不同经营主体的情形。收款页面显示收款方为“微盟”,但实际收款方是“上海萌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有意思的是,2016年微盟就因二清风险问题对外发布了相关公告:“增加对商户自有支付通道的支持,同时鼓励商家使用自有微信支付通道;分销结算改由商家自行结算,微盟提供交易结算数据,结算由商户自行结算。”多年过去了,微盟平台为什么又再一次卷入“二清”风波呢?这让小编想到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微盟让商家自主结算,玩直营概念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二清”,且对于商家来说更加自主自由,但对微盟平台来说,显然会增加更多的运营和沟通成本。也许就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微盟依然踩雷的关键原因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了银办发[2017]217号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 对支付机构做了相关法律规定,其中,第五十三条指出,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确保电子支付指令的完整性、一致性、可跟踪稽核和不可篡改

若是对支付行业足够了解的同学,可能很敏锐的感觉到,这一条可能对“大商户二清”有所影响。二清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够形成资金池的资金二清,另一种是信息二清。如果发生二清行为,其实支付信息就不完整,也无法满足电子商务法的要求。也就是说,一旦电商的大商户二清行为被证实,除了支付相关法律法规处罚,再加一条违反《电子商务法》数罪并罚

事实上,在无证机构支付业务整治工作中,监管的方案思路是,排查梳理无证机构名单及相关信息,根据排查情况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对于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可能涉及风险处置工作的,制定风险处置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商户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措施及维稳方案,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  

小编近期获悉,监管部门正在摸底二清机构,思路是要全面取缔二清市场,一般被投诉的机构会被勒令整改。而对于依附持牌机构而生存的二清机构排查并不困难,不过,具体规模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摸底取缔

早年间,多家电商巨头涉及二清事件只是监管部门整顿二清市场的一个小缩影,央行下发217号文足以表明监管对二清市场整治的决心。  

在某支付机构工作的朋友告诉投融汇小编,无论是央行近期开展的《支付安全风险专项排查工作通知》还是《电子商务法》的出台,监管整治二清的态度比较坚决,非常狠,在我们看来是二清整顿风暴来临。  

追溯历史,支付二清是如何上位的呢?此前,银行、支付机构基于人员、网点限制,无法涉足一些中小微商户以及偏远地区,代理商模式促进了这些空白市场发展,成为银行卡受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这个过程中,代理商拥有了资金,从而开发、采购平台,采购POS机,逐渐呈现违法违规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现状。“代理模式做着做着就上位了!”  

过去,支付机构主要集中线上拓展业务,现在转移到线下拓展业务,但是依靠自身突破有一定难度,就更多依赖其他的二清机构,这是普遍采用的模式,但是这个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小编认为,这也是微信早年通过二清大力拓展线下业务的原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发布的《2017~2018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线上消费中倾向使用支付宝支付受访网民占34.4%;线下消费中倾向于使用微信支付的受访网民占59.5%。小额支付中倾向使用微信支付的受访网民占65.3%,在大额支付中倾向使用支付宝的受访网民占59.5%。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62亿人,较2016年增长21.6%。预计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增长减缓,累计用户规模有望达6.50亿人;2017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202.9万亿元

为规范支付服务市场秩序,鼓励举报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同年6月30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了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网络举报平台网址(jubao.pcac.org.cn)、举报邮箱(jubao@pcac.org.cn)及举报咨询电话010-66001918。

知情人士告诉小编,现在的思路是要全面取缔二清市场,一般被投诉的机构会被勒令整改。

从以往被央行约谈的平台来看,人民银行要求各收单机构应加强分支机构管理,规范接口和资金结算,杜绝违规开放接口和资金二次清算等违规行为,并将一些支付机构列入重点监控对象。  

风险之大

据小编了解,2018年国内有效的第三方持牌机构又242家。但是从事为商户安装POS机、处理收单业务的机构可能有几百家甚至上千家。  

二清业务模式主要表现为,没有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许可证,仍然从事一些支付机构不得外包的核心高端业务。  

“在生活消费中,扫描支付的二维码不是支付机构的二维码就是典型的二清,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尤其在餐馆较为常见。”某支付机构人士告诉小编。 

从上述的业务模式中不难判断,二清模式潜藏的风险在于二清机构可能拿钱跑路或者借助假商户名义进行刷卡套现等。

二清机构由于进行了银行卡业务信息处理,触碰到了持卡人的明显信息,容易产生信息泄露风险,造成伪卡出现;第二,因二清机构能力以及信用度较低,很有可能因为自身从事违法犯罪、民间借贷、资本投资行为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应该清算给商户的资金无法正常清算;第三,二清机构没有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对市场支付业务以及监管认知不够,极大扰乱了市场秩序;最后,二清业务给银行卡支付业务发展带来困扰。

在二清业务模式中,很多备付金藏在二清机构里面,导致备付金数据不全,举一个例子,如果一家支付机构接入1万家二清机构,每家二清机构账上都有100万元资金,那么就有百亿甚至千亿元的备付金隐藏在二清机构账上。“二清机构资金量多大,支付机构并不知道,在此期间,资金处于无监管状态。

在正常的支付业务中,支付机构可以检测哪位用户在什么时间在哪家商户购买什么产品以及支付金额,但是接入二清机构,支付机构虽然拥有二清机构商户的大数据,但是商户交易的具体细节不能完全掌握。  

早在2015年10月份,央行曾下发《关于加强银行卡收单业务外包管理的通知》(即“199号文”)要求,各银行卡收单机构应严格落实银行卡收单业务外包有关规定,比如不得将客户资质审核、密钥管理、资金结算等核心业务违规外包,不得与二清机构开展合作等。

行业影响

监管整顿二清业务已有效果体现。行业内人士告诉投融汇小编,此前,代理商与支付机构、银行合作比较强势,现在逐渐转向劣势,因为很多核心业务已经不能给它们(代理商)做。  

因卷款跑路风险难除,另有牌照资质问题,未来即使找到规避当下风险的存在模式,监管层基本上不会允许二清模式存在,二清业务终将从历史舞台上逐渐退出。

有关专家建议,不能对二清讲姑息话,二清存在筹码是持牌机构和银行纵容,支付机构与银行放松了合规底线。所以,监管要针对底线及时有利修正;其次,持牌机构不能因为盈利、规模需要就轻易放弃底线,不能为了短期利益毁掉自己多年积累的品牌。

在2018年,支付领域巨头支付宝的二维码二清业务也经历一次大规模整顿。支付宝相关人士表示:“一直以来,支付宝都严查利用支付宝接口进行转卖从事支付业务的行为。银行卡收单管理办法出台后,我们根据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特约商户进行管理,并加强监控,发现违规立刻清理,另一方面帮助一些机构在商业模式上转型为不碰资金的技术服务商,确保支付体系安全。

理论上来说只有持牌机构可以做清算、支付,二清机构等于绕开牌照做业务。持牌机构为二清机构提供接口可提升持牌机构品牌影响力,扩大客户群,但并不能从二清机构获取详细的客户数据。”业内人士告诉小编。  

对于二清市场整顿是否会对支付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根本不会有影响,清除二清机构之后,商户会通过市场竞争行为转移到支付机构那里,特别是一二线充分竞争城市,更不存在做不做的问题。且二清取缔之后,正规的代理模式还会存在,只是不能触及交易处理、资金结算、风险监控、支付审核等核心业务,而拓展、培训、维护等业务还可以涉及。

从2016年4月份启动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开始,到后来央行陆续出台的文件中,都在说明一个事实:打击无证从事支付业务、备付金和跨机构清算业务风险整治成为支付领域的整治重点

与此同时,央行在2018年1月、5月、8月的前三批支付牌照也于今年先后到期续展,业内人士认为,牌照续展在支付领域整治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利用续展清除掉一批质量较低的牌照。

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服务商,投融汇深耕行业多年,深知当前电商平台普遍面临以下困扰:

1、无合规账户体系,存在二清风险;

2、支付方式过多,手续费高,对接麻烦;

3、供销信任危机,交易担保尤为迫切;

4、复杂的商户关系,分账结算无从下手;

5、代收代付需求,财税压力巨大。

随着《电子商务法》的出台,电商平台告别违规,寻求合规将更为迫切。事实上,防范平台二清问题早已成为电商的标配,投融汇根据这一行业趋势推出了交易资金结算合规解决方案,结合B2B/B2C/O2O电商、大型连锁、商贸批发、商业综合体、多元化集团、新零售、共享平台等特有的场景,帮助平台迎合监管、规避“二清”,将合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已进入下半场,但我们有理由对未来抱以乐观态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平台正在紧跟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步伐,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拥抱监管;另一方面,以投融汇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也在积极行动,协助平台走向合规。相信在三方合力下,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将更加稳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