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汇与金融机构“最有‘安全感’的合作” 为电商平台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Roc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显示,201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金额达143.26万亿元,同比增长44.32%。

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把网络支付作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先导和核心。然而,由于支付行业正处于野蛮生长向规范合规发展的过渡阶段,网络支付的资金安全问题变得尤为堪忧。

从17年频发的电商平台跑路事件,到共享经济押金难以退还风波,再到各类网络支付诈骗。电商平台的资金安全问题可谓波及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普通消费者,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背景下,网络支付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媒体甚至做出了未来很有可能实现无现金消费的猜测,显然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络支付。

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及电商企业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的支付环境。

2017年可谓支付监管年,从17年初开始,人行便针对资金安全问题频频约谈各大电商平台及商业银行。随后连连下发监管规定,规范网络支付资金安全问题。

具体来说网络支付资金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虚拟账户体系独立于银行账户系统之外,处于监管真空地带。虚拟账户是随着网络支付发展而来的账户体系,属于新兴事物,存在监管滞后。且虚拟账户的注册可以匿名进行,账户的真实性无法核实,账户内的资金银行系统无法监控。一旦虚拟账户内的资金出现安全问题,银行系统是无法追溯的,更无从保障其安全。虽然相关监管部门已要求各大支付公司实行实名制,但覆盖范围仍有待提高。

更为严重的是虚拟账户功能随着支付行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货币资金转移,还囊括账户开立、资金借贷存储、转账取现、公共事业类缴纳、理财投资担保等。相当于银行账户的一般功能,功能越完善发生风险所产生的后果越不堪设想。

其次,虚拟账户存储了海量客户信息,如客户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中国银联曾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发布安全提示,电信诈骗案、盗窃银行卡、非法套现、冒用他人银行卡、网络消费诈骗形势依然严峻,其中超过90%是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引致。显然,个人信息一旦泄露资金安全将严重受到威胁。

最后,网络技术对于安全防范的不完备,也易形成网络支付资金安全漏洞。技术的不完备,容易导致交易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丢失、重复、错序、篡改等安全性问题。

虚拟账户与银行账户体系相对独立引发的监管灰色地带,相关监管部门已做出应对措施,并逐步出现成效。而监管部门只能守住底线,要使资金安全高枕无忧,企业自身的坚守才是本质。作为企业方,应该积极响应监管要求。

基于此,各大支付机构、技术服务商纷纷就资金安全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如支付宝此前就发布公告称:一旦查实商户涉赌将立即封号并向警方报案。快钱为保障账户资金安全,支招消费者防范技巧。微信也针对转错账情况,上线转账补全对方名字功能积极改进“转错账”服务。
然而,这一系列的方法、措施、规定,仅仅从单一角度考虑资金安全问题,并不能根本解决。其实,该问题的核心在于安全,包括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资金安全。只有全盘考虑才能确保资金的安全。

从2005年工行、建行、招行等银行与阿里合作开始,金融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早已屡见不鲜。2017年更是迎来了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与四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的联姻。

投融汇作为金融科技公司早在2012年就与各金融机构展开战略合作,致力于打造平台交易资金结算合规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银行鉴权体系确保商户信息安全、所有数据由银行专用网络存储。用户资金由银行内部账户体系管理,平台交易信息不可随意被篡改。最提升电商类平台的交易信任问题,同时有效帮助平台防范“二清”风险,迈入合规。

如果说BATJ与四大行的强强联手可以被称为“最富科技力量的合作”,那么投融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则可以称为“最有‘安全感’的合作”。